为何非洲人不选择种植水稻,而是大面积种植芋头?芋头是否能满足非洲人的饱腹需求呢?
在全球范围内,非洲的粮食自给自足率始终位列末端。为了解决非洲的饥饿问题,国际社会尽心尽力,不仅联合国多次派遣调研团队深入非洲,连通常被视为“国际大恶魔”的美国也伸出援手,向非洲捐赠食品。我国也不例外,派遣众多农业专家前往非洲,亲自教导当地人种植水稻。然而,非洲人对水稻的兴趣似乎不大,他们更倾向于种植芋头。
在我国南部省份,芋头是一种常见的作物。虽然中国是芋头的原产地,但在历史长河中,芋头仅作为蔬菜使用,甚至连副粮都不是。为何芋头不能作为主食?并不是因为它不好吃,而是因为多吃芋头容易导致放屁。
对于非洲人来说,他们并不介意这一点,只要有食物可吃就已足够。非洲人偏爱种植芋头的原因很简单,首先,芋头的产量极高,在良好的光照和热量条件下,每亩产量可达到斤左右,这是杂交水稻产量的两倍。对于食物匮乏的非洲人来说,高产量意味着更有保障的食物来源。
芋头十分适应非洲的自然环境。水稻、玉米等作物引入非洲后往往适应不良。大多数人以为非洲极为干旱,或者因靠近赤道而常年高温多雨。实际上,非洲大部分地区气候既干旱又潮湿,一年分旱季和雨季。雨季洪水泛滥,旱季土地龟裂。这样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水稻种植,但却非常适合芋头。
除了严峻的自然环境外,非洲的蝗灾也极为严重。蝗虫经过时会破坏所有可见的绿色植物,它们特别喜欢食用禾本科植物如水稻、玉米、高粱和小麦。但是,芋头却能幸免于难,因为芋头属于天南星科,而这一科的多数植物含有毒素。海芋,也称为滴水观音,与芋头外观相似且同样含毒,生吃会使嘴唇麻木。
芋头不仅对蝗虫有免疫力,对其他小型害虫也具有抵抗力,因此种植芋头不需喷洒农药,这对经济条件有限的非洲农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们买不起农药,而且大部分地区也无法生产化工农药。
种植芋头后,其茎叶快速生长,巨大的叶片能迅速覆盖土地,压制杂草生长。因此,种植芋头的农田基本不需要除草,这也省去了除草剂的需要。对于非洲农民而言,种植芋头仅需挖坑将块茎埋入土中,后续几乎不需要任何管理。
芋头的生长习性与非洲人的生活方式相匹配,而水稻的种植过程则包括耕地、育种、插秧、灌溉、除草、喷洒农药等繁琐步骤,对非洲人来说过于复杂。
芋头不仅种植简单,其烹饪方法也极为便捷。与其他薯类相似,芋头挖出后清洗干净,放入锅中煮熟即可食用。相比之下,水稻需要脱粒,小麦需磨成粉,玉米还需要剥粒。在很多非洲地区由于缺乏电力和相关设备,这些粮食的加工非常不便,大量体力被消耗在食物的初步处理上,这种做法效率低下。
烹饪大米和面粉也十分麻烦,需要多种工具辅助。相反,芋头只需一个锅,煮熟后即可直接食用,无需其他餐具。在某些非洲部落,人们甚至不用锅,只需将芋头用叶子包裹后置于火中烤熟即可食用。优质食材往往只需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尽管种植芋头有众多优点,但芋头也存在一个致命缺点——不耐储藏。这也是芋头无法成为亚洲人主粮的原因之一。芋头一旦挖出,需迅速食用,否则容易腐烂或发芽。不像小麦和水稻,晒干后可存储多年。然而对于非洲人而言,这并非缺点,因为他们往往面临粮食短缺,根本无需考虑储藏问题,需要时即刻挖掘食用。
非洲人钟爱种植芋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洲农业技术落后,缺乏优质种子。
在非洲推广其他农作物面临巨大挑战,主要是种子问题。我国的水稻、小麦和玉米几乎全是杂交品种,这些品种仅能种植一次,再次使用会导致产量大幅下降。由于杂交水稻无法稳定遗传高产性状,每次种植都需重新购买种子。
杂交水稻的种子开发非常困难,一个高品种可能需耗费十多年才能研发成功。非洲有这样的条件吗?显然没有,他们甚至没有一个合格的生物实验室。因此,芋头和木薯等作物在非洲颇受欢迎,它们既可以作为食物也可以作为种子,省去了额外购买种子的费用。由于缺乏杂交和转基因作物的研发能力,非洲人选择了更实际的方案。#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