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霍兰德理论”,职业选择是人格的一种表现,工作兴趣类型即人格类型。霍兰德理论中的六个岛屿分别代表了6种性格特质。
同学们在白纸上描绘着心中的岛屿,或充满人文精神,或是富庶之地,或是知识交流的胜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岛屿,岛屿落于我们笔下,同时我们描绘的岛屿也映照着我们的内心世界。同学们选择的岛屿映照着怎样的人格类型,反映着怎样的职业兴趣,同学们将通过实践去发现。
理财规划,交易经商
当问到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商人活动有怎样的期许时。孩子们的回答有的是为了更好的帮助爸爸妈妈。有的是为了可以将自己喜欢的物品带给全世界。还有一个小女生,她学习的目的为了能够帮助她所要帮助的人。
△?期许和目标
孩子们眼神中充满对理财知识的渴求,满怀对金钱的向往。在现金流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带着懵懂的笑容进入到了角色里。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拼命努力着,有时为了十块钱的利润而欢喜不已,有时为了仅仅两块钱而伤心不已。渐渐的同学们知道了想要赚更多的钱,并不仅仅只是工作而已。而是需要增加自己的非工资收入,还要减少自己的支出。这就是精髓开源节流。
△?理财规划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寒冷的冬天里,孩子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去到了丹霞山的一个小集市考察市场,制定作战计划。
同学们斗志昂扬地踏入集市,但迎头棒喝的是陌生人都不支持和不理解,此刻同学们心中充满了失落和自我怀疑。但是当看到其他小伙伴那充满信任的目光以及坚定的信念,同学们又重拾了信心,再次出发。
△?学会经商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一次又一次的崛起尝试。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与调整作战计划,最终功夫不如有心人,成功地成交了第一笔生意,金额虽小,却意义非凡。
在实践中,同学们学会了如何理财经商。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磨练意志。在与人交谈中,学会沟通的技巧。
手工艺者,匠人精神
山庄里,“手工艺者们”围成一个圆圈,静静地观看着手工艺老师编织竹篮子。娴熟的技艺,飞快舞动的竹编,篮子像魔法一般在老师手中慢慢成型。同学们被这种“魔法”所吸引了,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制作。
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竹编的编制方法有挑一压一法、挑二压二法、挑一压二法、经疏纬密法等等。看似小小的竹篮却有着大大的学问。老师一步一步地给同学示范,从篮底制作开始,很快,同学们有模有样的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
在老师手中“听话乖巧”的竹编,在同学们手中却变得难以被驯服。在老师的指导和不断地尝试中,才编织出自己的作品。通过此次手工制作,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感叹传统手工艺者的精湛技艺。
制作糕点,快乐分享
空气微凉,丹霞山下同学们却脱了棉袄,卷起袖子磨豆浆、打糍粑,一片热闹欢乐。
“不行了,转头晕了。”
“加点水进去,还要加豆子进去,磨出浆来。”
“好累啊!你来接力打一下。”
“老师,这个可以了吗,打了好久了。”
“还不太行,打得烂一点,做出来会更好吃。”
同学们轮番上阵,似接力赛般,几个上几个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糯米团打成了糯米糍粑。从糯米团到制作糍粑小糕点,同学们忙乎了一上午才制作完成。暖暖的糍粑新鲜出炉,同学们互相分享,几个同学在人群中飞奔,充当起了美食快递员的角色,你一个,他一个,送到同学的嘴里。糍粑很甜,但分享的快乐更暖人心。
深入自然,生物探索
冬日的丹霞山,笼罩在烟雨朦胧中,雅正学校的22名小小“生物学者”们,带着对自然的好奇,开始了一天的“生物学家”体验之旅。
大自然,一切美的源泉,想象力的终极,科学的无穷尽。
我们的“生物学家”们在自然里一个个化身好奇宝宝,这里的花草树木、飞鸟虫鱼......都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路边随处可见的百年古树,选一颗,用眼睛去观察树皮上岁月的痕迹,用手指轻触凹凸不平的树皮,手掌上下摩擦感受树皮的粗糙,用胳膊去抱住树径,用耳朵去听树的心跳,鼻子凑过去闻闻是什么味道......一颗树,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五感,导师不用过多的引导,孩子就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树的好奇。
一颗不起眼的“酢浆草”,却是可吃可玩可观赏的“全能”。拔起一颗,绿色的叶,白色的根,擦拭掉页面的雨水,试探着放进嘴里。像是美食鉴赏家一样,嚼几下,嘴角开始上扬,露出神秘的微笑,不说话。老师问道:“什么味道?”学生笑而不答,仿佛还在回味那是一种什么味道,随即回答道“酸酸的。”“好吃吗?”“好吃!”干脆利落的对话,大概是这种新奇的感觉,野草的味道,并不是形象地那么难吃。在这位同学的影响下,又有几位勇敢的男生女生,偿起了这个纯天然的味道,是神奇般地好吃。在无处不添加的味蕾冲击中,这种纯天然无污染新鲜的味道,大概就是自然的味道。
一只美丽的“泛光红蝽”,红翅绿腹,老师放在手心,给孩子们观察,除了美丽的外表,还有敏捷的身手——“翻身”。
一只虫子,老师居然拿了起来?!好奇宝宝们,有的拿着放大镜观察,有的忽近忽远,既想像老师一样放在手心,又害怕这没见过的虫子。在老师的询问和鼓励下,一位女生的小手深了出来,没有退缩,同学们凑得更近了。又一位男生主动要看这个虫子,从女生手中接过,在手心仔细地观察,始终保持开始的手型,昆虫脆弱的生命面前,孩子们不自觉地产生了爱护之心,随后轻轻地把它放回了草丛中,满意地离开。
自然界中很多的生命虽弱小,却也完整,每一个物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神奇的芋叶怪圈,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听着,一个关于“海芋”和“锚阿波萤叶甲”的故事。
“这个圈好圆啊,跟圆规画的一样。”
“老师,是不是叶脉之间毒素少一些?”
“这个有毒,那它为什么还要吃,吃其他植物不行吗?”
“它会开花吗?”
“老师,那个叶子有毒,你别碰她。”
果然孩子们还是喜欢听故事,“海芋”和“锚阿波萤叶甲”这对冤家的故事,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于是无数的问题向老师抛来。现场解答,不留疑问,果然没有比现场教学更有活力更生动的课堂。
一路走一路看,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在导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收获满满。详尽具体的生态地图,图文并茂的探索轨迹,“生物学家”的体验,不仅认识了神奇的自然生物,登高远行的经历也感受到了一种职业的不容易。
小小视窗,捕捉美景
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摄影师心中涌动着的是对美的热爱,执着的是对美的追求,承担着的是传递美的责任。摄影老师沿着山路跟小小摄影家说:“在这里,无论是花、草,还是小水滴,或是远处的山峰、登山的行人,都是我们摄影的对象。”一个在别人看来很平常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摄影师眼中的风景,只要你善于发现。
因为热爱,所以不畏路途的艰辛,同学们沿着陡峭的阶梯拾级而上。艰险的路途,细雨下的水珠,山中飘起的寒气都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风景。登高望远,远处的丹霞风景一览无余。
用手中的相机去记录丹霞长老峰的美,你会发现,每个人捕捉的画面,拍摄的角度,是那么的不同,但都值得被记录。登山途中,看到了一个老爷爷,挑着一担青菜上山。有一个小小摄影家问到:“我只是拿着一个摄影机爬山,就觉得很累了,但是这个人为什么能够挑着一担那么重的青菜上山呢?难道他不累吗?”
一路的走走停停,在上天梯的过程中,小摄影师们看着陡峭的山壁,一边爬着楼梯,一边扶着栏杆,一边惊呼,哇,太壮观了,看着远处的云雾,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峰。登上长老峰,在观日亭里,摄影老师根据天上的云朵、远处的山、树、水,指导着学生如何取景,构图。同学们在大自然的宽广壮阔中,发现美、感受美并创造美。
五彩斑斓,映像丹霞
刚下了蒙蒙细雨的丹霞山云雾缭绕,同学们在群象过江观景平台上执起画笔,一笔一划地描绘着这烟雨朦胧的丹霞山水。同学们专注地画着画,时不时抬起头用画笔比着远处的高山流水,继而又埋进了画板下。
或水彩,或素描,或蜡笔,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记录着描绘着。在孩子们眼中,丹霞的山是绿色的、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还可以是褐色的,是正方形、长方形还可以是凹凸不平的,同学们发挥着极大的想象力描绘着心中的烟雨丹霞,颇有欧洲印象派大师的风范。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绘画创作往往缺少实践,越来越依赖信息媒体,缺乏感同身受的体验。只有人在画中,才能把画刻在心里。通过亲身体验,同学们通过有温度的画笔记录一点一滴,放飞艺术的翅膀。
小小导游,指点江山
沿着丹霞山水,导游耐心地演示着如何向游客讲解丹霞山,同学们跟在后面细心观察着,沉浸在如梦如画的丹霞山水中,也被导游专业的讲解所吸引着。
到展示时间,同学兴奋地拿起麦,跑到前面,模仿着导游的行为举止,手高举引导着“游客们”观察远处的高山。“那凸起的地方是象的鼻子……”“来看这边……中间的树木就像睡美人的翡翠项链”。从导游的神情、说话方式、手部动作、引导方式,还有说辞,同学们模仿学习的有模有样,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站上观景台,拿着麦,勇敢自信,谈吐有度,俨然一个小导游。
地质研究,始于足下
古有“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同学们沿着山体向上,一路上观察着丹霞独特的地形地貌,触摸着丹霞山的砂砾岩石层。同学们研究着沿途的石峰、石墙、石柱,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组成物质。大自然的书卷一一向我们打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初到长老峰山脚下时,有部分小学者看了一眼面前一条峻峭的石梯当下打起了退堂鼓,他们感叹读万卷书比行万里路可好多了。
虽然心中有些许退缩,却一直坚持了下来,随着山体的海拔升降,同学们感受到丹霞的无穷魅力。来到了一个转弯处,摆在前面的有两条阶梯,其中一条阶梯幅度不大,而另一条目测降临75度直上,自然学院导师说两条阶梯都可以到达我们要去的地方的话语刚落,19名地质学者们全部整齐划一的扶着栏杆踏上了难度大的一条,同学们不畏艰辛,勇于冒险。
来到百丈峡,这是一个风蚀形成的巷谷,自然学导师介绍这里有一种叫蚁狮的肉食性昆虫,这种昆虫以其他昆虫为食,它们很懒但是却很聪明,幼虫生活于干燥的地表下,在沙质土中造成漏斗状陷阱以用来诱捕猎物。
自然学导师提到了可以用头发或者其他类似的细细的东西通过旋转把蚁狮钓上地面,说起这个小学者们就来劲了,全部人原地蹲下互相拔头发,更调皮的还拍拍导师的手臂说道:“老师,你能不能借根头发给我,等我钓起来了就还给你。”听到这句话,大家都哭笑不得。只是有点遗憾,最终没有人能够钓起聪明的蚁狮,但是大家都收获了丰富的地质地理宝藏还有和这些地形地貌赖以生存的生物们。
历史讲解,纵观古今
讲解员是沟通博物馆与社会大众的桥梁和纽带,它综合了教师、播音、演讲等专业的技术手段,是专业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丹霞博物馆里,小小讲解员们认真观察熟记着丹霞山的生物、地理、人文、历史。作为一个讲解员必须能对博物馆的知识信手拈来,除了讲解内容,一举手、一投足都有讲究。
同学们在博物馆讲解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讲解内容,如何吸引引导观众等等。小讲解员们一步一步带领着观众们沿着展厅讲解,“黄土地貌是我国的一种特殊地貌,发育在黄土地层……”“大家可以看下这里的图片……”,虽然是初次讲解,但那自信的姿态和游刃有余、进退有度的讲解带给观众们很好的观赏体验。
△?博物馆讲解
图书管理,合理规划
图书馆里,一场充满书卷气的课堂正悄然开展。老师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书分哪几种吗?”同学们争先恐后说:“1种5种很多种数不清”。“其实就两种,一种是纸质图书,另外一种就是数字图书,这个就是纸质图书,另外一种就是你们平时用的手机、计算机还有阅读机上面的图书”。
老师从最简单的图书分类和图书馆法让同学们了解了图书管理员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要求,同学都很认真的听讲。然后一步一步深化。
书架旁,一个个小小的身影窜下窜上,“我把书搬出来”“我来分开有没有标号的”“我来把书分好类型”“我来把书放回去”,同学们分工合作整理着图书。
“整理图书看似很简单,但其实要掌握图书的分类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知识,是不简单的。”
“整理图书要搬书上架,也是很累的,所以每个职业都不容易。”
经过一天图书管理员的体验,同学们都有很深的感悟。在这一架一书间,同学们学习了图书的分类方法,亲身体验了图书管理,明白每个工作都有着其智慧之处,每个行业都值得被尊重。
默默记录,幕后英雄
每个小分队中都有着两位同学们默默在旁边观察着,记录着,不张扬、不喧闹,时不时拿起相机捕捉精彩的画面。他们就是我们的小记者。
作为一名记者需要有坚持不懈的耐心,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小记者们跟随着队伍全程观察着同学们的活动状态,收获体验和情绪变化。站在旁观者的位置,小记者更清楚更细致地观察到同学们的状态,思考的角度更加全面,锻炼着系统性思考的能力。
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人足迹踏遍山川河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同学们登高望远,感受着自然万物给予的能量。沿途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成为同学们灵感的来源。凭栏远眺,不禁诗意大发,写词泳诗。创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同学们在这奇峰林立,生物多样的丹霞山中,体会着别样的人生体验。
同学们把心中的所感所想,化为能量,凝成文字,跃然纸上。
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
仙道最宜是丹霞
丹霞美
美在这云雾缭绕
宛如仙境
壮而不扬也
丹霞险
险于其坡陡
好似龙鳞
层层叠也
丹霞奇
奇于此色若渥丹
灿若明霞
奇也秀也
丹霞山雄也,险也,
奇也,秀也,幽也,古也,旷也
——班张敏琪
结合霍兰德性格测试,同学们从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更好地了解自己。对自我进行探索,逐步尝试找到自己的天赋,做最好的自己,做与众不同的自己。同时,学员们联系现实,使才能、价值发挥最大化。
△?自我探寻
通过生涯规划的实践体验、学习,引发同学们的思索,规划自己的人生,运用生涯规划的理论及自我学习,用科学、专业的方法,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12月13日是我们研学的第二天,也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3日的丹霞山,空气中笼罩着绵绵细雨,同学们停下步伐,进行了一场简短而庄重的祭奠仪式。
少年强则国强
警报声拉起,长安雅正初一年级的同学们及老师们全体肃穆,脱帽默哀,我们以“以国之名”祭奠30余万死难同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时刻铭记民族的悲怆,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训诫。牢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少年当自强……”,同学们热血澎湃地咏唱着。作为新一代少年,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同学们应牢记历史,奋发图强。捍卫我们的祖国,守护我们的家人。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