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
灰灰菜一起了解下植物描述灰灰菜,(学名:ChenopodiumalbumLinn)又名藜,别名野灰菜,灰蓼头草等,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于田间、地边、路旁、房前屋后等。灰灰菜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防止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因此,灰灰菜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不仅为寻常百姓采食,而且登上了宾馆、饭店餐桌。由于灰灰菜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其一般多是野生的,无人为因素影响其生长,因而营养价值较高,实至名归的绿色食品。形态特征植株一年生草本,高30-厘米。茎直立,粗壮,具条棱及绿色或紫红色色条,多分枝;枝条斜升或开展。叶叶片菱状卵形至宽披针形,长3-6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楔形至宽楔形,上面通常无粉,有时嫩叶的上面有紫红色粉,下面多少有粉,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柄与叶片近等长,或为叶片长度的1/2。花花两性,花簇于枝上部排列成或大或小的穗状圆锥状或圆锥状花序;花被裂片5,宽卵形至椭圆形,背面具纵隆脊,有粉,先端或微凹,边缘膜质;雄蕊5,花药伸出花被,柱头2。果果皮与种子贴生。种子横生,双凸镜状,直径1.2-1.5毫米,边缘钝,黑色,有光泽,表面具浅沟纹;胚环形。花果期5-10月。生长习性分布遍及全球温带及热带,我国各地均产。生于路旁、荒地及田间,为很难除掉的杂草。往期回顾湿地植物科普(第1期)——蜀葵
湿地植物科普(第2期)——月季
湿地植物科普(第3期)——荷花
湿地植物科普(第4期)——芦苇
湿地植物科普(第5期)——牡丹
湿地植物科普(第6期)——美人蕉
湿地植物科普(第7期)——睡莲
湿地植物科普(第8期)——郁金香
湿地植物科普(第9期)——再力花
湿地植物科普(第10期)——梭鱼草
湿地植物科普(第11期)——香蒲
湿地植物科普(第12期)——水八角
湿地植物科普(第13期)——水虎尾
湿地植物科普(第14期)——慈姑
湿地植物科普(第15期)——浮萍
湿地植物科普(第16期)——槐叶萍
湿地植物科普(第17期)——野菱
湿地植物科普(第18期)——水葫芦
湿地植物科普(第19期)——水鳖
湿地植物科普(第20期)——水杉
湿地植物科普(第21期)——纸莎草
湿地植物科普(第22期)——芦竹
湿地植物科普(第23期)——海芋
湿地植物科普(第24期)——野生稻
湿地植物科普(第25期)——睡菜
湿地植物科普(第26期)——水葱
湿地植物科普(第27期)——泽泻
湿地植物科普(第28期)——茶菱
湿地植物科普(第29期)——狐尾藻
湿地植物科普(第30期)——水松
湿地植物科普(第31期)——碎米莎草
湿地植物科普(第32期)——凤眼蓝
湿地植物科普(第33期)——黑莎草
湿地植物科普(第34期)——北乌头
湿地植物科普(第35期)——黄花乌头
湿地植物科普(第36期)——菖蒲
湿地植物科普(第37期)——芡实
湿地植物科普(第38期)——球兰
湿地植物科普(第39期)——金鱼藻
湿地植物科普(第40期)——水烛
湿地植物科普(第41期)——海菜花
湿地植物科普(第42期)——落雨杉
湿地植物科普(第43期)——垂柳
湿地植物科普(第44期)——眼子菜
湿地植物科普(第45期)——雨久花
湿地植物科普(第46期)——小花灯心草
湿地植物科普(第47期)——藨草
湿地植物科普(第48期)——黑藻
湿地植物科普(第49期)——荆三棱
湿地植物科普(第50期)——球穗藨草
湿地植物科普(第51期)——齿果酸模
湿地植物科普(第52期)——双穗雀稗
湿地植物科普(第53期)——碱菀
湿地植物科普(第54期)——灯心草
湿地植物科普(第55期)——鳢肠
湿地植物科普(第56期)——刚毛荸荠
湿地植物科普(第57期)——毛茛
湿地植物科普(第58期)——稗
湿地植物科普(第59期)——齿果酸模
湿地植物科普(第60期)——石龙芮
湿地植物科普(第61期)——马唐
????????????????????????????????????????????????????????????湿地植物科普(第62期)——旋覆花
湿地植物科普(第63期)——野大豆
湿地植物科普(第64期)——水蓼
湿地植物科普(第65期)——苣荬菜
湿地植物科普(第66期)——小飞蓬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