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淳热线
高淳时尚的新媒体平台,吃住行玩购,应有尽有!
海芋、香芋,虽然仅差一字,但差别甚大。温州乐清的陈女士,觉得两者名字差不多,海芋根部和香芋模样也相似,就尝了一口,结果......
海芋根部长这样↓↓↓
香芋长这样↓↓↓
只尝了一口,就全身疼痛
温州乐清的陈女士因为身上有长红疱,就将海芋切片敷用。23日下午,她吃了一口海芋。“我就掰了点尝了下,觉得不对想吐时,却卡在喉咙。”她说:“我的喉咙很快发紧,嘴巴里面充血,像是被烧伤的感觉。”
网络配图
在医院诊治后,她以为没多大关系就出院回家,才喝了几口水,状况变得严重了。“全身痛,胸口又痛又胀。”第二天醒来后,她发现胸口处衣服全湿了,还有透明分泌物,同时她喉咙的颜色变白。随后,她被送至温州医院接受治疗。
对于这段可怕的经历,陈女士胆战心惊地说,“这个东西太吓人了,千万不要乱吃。”
只差一个字,海芋和香芋千差万别!
海芋,又名滴水观音。能净化空气,它的根茎供药用,对腹痛、霍乱、疝气等有良效。它还能治肺结核、风湿关节炎、气管炎、流感、伤寒、风湿心脏病。
但海芋茎和叶内的汁液有毒,误食会导致舌头麻木、肿大及中枢神经中毒。皮外接触会引致痕痒、麻木及发疹。鲜草汁液皮肤接触后搔痒,误入眼内可以引起失明。轻症可饮米醋或生姜解毒。
这些养生材料要认清,一字之差可能要命!
赤小豆、淮山药、赤砂糖、蜜黄芪……看了这些名字,你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又有点陌生?
其实这些养生材料名称你觉得眼熟,但很可能和你想象中的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红豆赤小豆VS
都说暑天祛湿该多吃些赤小豆,那赤小豆是不是就是红豆?
赤小豆从形状上和红豆就不一样,红豆比较大,圆圆的,稍微煮煮就变得软烂,口感很好。而赤小豆不仅体形比一般红豆小,还是细长款,形状扁扁的。
在功效上,赤小豆味甘、酸、平,可以磨粉,也可以直接煎煮,有解毒、排脓、利水、消肿的作用,和绿豆有一点点像。
红豆与它模样不同,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有差别,但不会太大,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入药都用赤小豆。
总体来说,一般日常饮食或者食疗,用红豆就可以了,这样口感好,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但如果是汤药里专门提到赤小豆,就一定要用赤小豆,否则效果可能不给力。
红糖赤砂糖VS
红糖和赤砂糖,工艺不同,差异不大。
医院的主管中药师郭华介绍,现在的赤砂糖和红糖,主要是制糖工艺的区别所致。
传统意义的红糖是由甘蔗直接做成的,而赤砂糖是甘蔗在制作白糖后的下一级产品。
不过,这种制糖工艺上的区别所带来的效果差异,其实倒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
淮山药怀山药VS
淮山药和怀山药,虽产地不同,但可以混用。
淮山药和怀山药,则是产地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怀山药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铁棍山药,其产地为现代河南焦作一带,因为这一带过去被认为属于河南怀庆府,所以才叫怀山药。
而淮山药则主要产自江苏、安徽一带。不过这两种山药仅产地不同,在效果上倒是差不多,都是补脾、养胃、益肺、生津、滋阴的。所以即便混用关系也不大。”
蜜黄芪黄芪VS
蜜黄芪和一般黄芪就有差异了。
食疗中经常提到“黄芪多少克”,这一般都是指生黄芪,用来熬汤、泡茶都不错。但如果专门提到了蜜黄芪,那就要选择专门的蜜黄芪。
蜜黄芪其实就是专门炮制过的黄芪,性质要比生黄芪更温一些,适于肺虚气短、气虚血弱、气虚便秘的人,所以使用上是有差异的,一定要根据方子来。
不过如果没标蜜黄芪,也不要任性地把生黄芪换成蜜黄芪,因为炮制过后的蜜黄芪“味道”比较重,用来熬汤可能会影响口感。
生首乌制首乌VS
如果说前面几对组合还比较“友好”,即便吃错了关系也不太大,那么下面这对就比较麻烦了。
何首乌虽然是很多市民所熟悉的“补药”,但实际上,未经加工的生何首乌(即生首乌)却是有毒的。为了提高何首乌的安全性,医院、药房所使用的,其实都是制首乌,也就是熟何首乌。
这种何首乌经过专门的炮制,减轻了毒性。但还是不主张个人把何首乌作为食疗用。如果要用到何首乌,一定要问清楚到底是生首乌还是制首乌,而且最好咨询中药师后再用。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