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芋 > 海芋主治 > 正文 > 正文

绿化效果不好,看看是不是微地形出了问题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1 12:29:53

地形是景观设计各个要素的载体,为水景、植物、构筑物等的存在提供一个依附的平台,在景观设计中,巧妙的利用“微地形”,不仅能极大的丰富空间层次、增强游览体验、组织场地排水、涵养地下水源,还能达到加强园林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地形做的好不好,设计和施工都很重要,设计做的好,施工单位有可能会施工好,但是设计都设计不好,施工单位一定做不好。

正确的地形画法,土坡更为饱满圆滑,更具美感,错误的地形画法,会导致中间突出,视觉效果差。

一、概念:坡度、纵坡、横坡

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方向的距离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i=高度/水平距离。

道路纵坡,顺着道路前进方向的上下坡,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纵坡在0.2~8%之间。

道路横坡,横断方向的坡度,一般为不大于3%。如图所示该道路的纵坡为2.5%,横坡为1.5%。

二、不同坡度的景观空间感

陡地按坡度大小,常规分类为:

缓坡地——3%~10%(1:33.4~1:10)

中坡地——10%~25%(1:10~1:4)

陡坡——25%~50%(1:4~1:2)

急坡地——50%~%(1:2~1:1)

悬崖坡地——大于%(1:1)

园林地形的坡度通常在3%(地面排水较顺畅的坡度)到50%,不同坡度对参与者的体验感是不一样的:

坡度50%~%,需要做硬质材料护坡,人难以站立平衡。

坡度25%~50%,可用植物材料护坡,人可以站立,但不舒适,感觉吃力,有滚落的危险。

坡度小于20%,人可以站立行走,基本无不舒适感。

坡度小于10%,人行走在其上,有如履平地之感。

总结起来有两点:

一是道路的纵坡最好不要大于8%;

二是地形的坡度最好不要大于50%;

而且根据场地的功能属性分别对待,区别是能够提供游人活动休闲的场地还是仅满足一般的防护要求。

三、等高线

等高线是指导现场堆土施工的依据。

等高线就是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关系绘制到图纸上。

对于等高线,要正确的区分山顶、山脊、山谷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心中一直要树立“等高”意识,通过一层一层往上递进,最终脑海中会出现地形的整个轮廓。

四、如何画好地形图

路网要清晰、明确、合理,设置路网一定要注意现状的地形条件,合理堆坡,避免大量的挖填土方作业,地形设计是建立在路网完善之上的。

地形图设计要点:

1、放坡的道路等高线穿过要均匀,地形坡度一般等于道路坡度。

2、平台节点处不应有等高线穿过。

3、台阶处等高线随台阶的高差变化,均匀通过。

4、如果作为带有较大纵向坡度的道路来作为地形起始端的话,起始端等高线应垂直于道路。

景观中地形往往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和道路几乎同时存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景观的骨架系统。

在不存在较大竖向高差的场地,景观道路往往不存在纵向坡度或纵向坡度很小,景观地形的处理一般在道路两侧微微高起,由外向内层层递进,中间高两边低,搭配层次绿化,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常规较为简单的形式。

但是在存在较大竖向高差的场地,道路的纵向坡度往往较大,或者需要通过台阶来解决高差问题,此时的道路与地形的关系较为复杂。

地形是景观效果呈现的基础,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地形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后期绿化施工的效果。

平面图上毫不起眼的一条环路,优秀的地形处理就能让这条路的景观空间实现步移景异的神奇变化。

THEEND

同行交流,请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yuf.com/hyzz/5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芋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