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我国中东部的强冷空气已于今天(11月22)凌晨抵达深圳,早晨起床室温18度,窗外秋雨淅沥雾霭蒙蒙。阳台上的热带植物——绿天鹅绒海芋(AlocasiaFrydek)叶尖还在滴水,但本周气温将持续走低,秋天也越来越深,预计这盆漂亮的海芋快要进入休眠期了。
这几年流行ins风绿植,叶片宽阔美丽,颇具热带风情的天南星科植物大受欢迎,喜欢种花养花的朋友,谁还没一两盆天南星科花卉呢!
绿天鹅绒海芋(AlocasiaFrydek)属于天南星科海芋属。海芋属植物(Alocasia)已知的大约有78种,主要分布于从南亚经东南亚到大洋洲的热带、亚热带广阔地区。绝大多数海芋属植物的根茎叶有毒,误食后会引起口舌痒麻、肿胀、不能进食等症状,因此在室内种植时要注意,切莫经常触摸或误食。
绿天鹅绒海芋(AlocasiaFrydek)不愧为观叶海芋界的颜值担当,它硕大而宽阔的叶片,像丝绒般富有质感,白色叶脉勾勒出清晰的线条,夜晚至清晨,它会从叶片的尖端滴落晶莹的水珠,无论是在客厅,还是阳台,都会在不经意间,营造出潮湿、翠绿的热带风情。
接下来的是斑马海芋(Alocasiazebrina),同样来自天南星科海芋属。顾名思义,斑马之名来自于它叶柄的华丽斑纹,如同东非大草原上矫健的斑马。
其实,当初是要在斑马海芋和萨利安海芋之间做一个选择,在花卉市场看过萨利安海芋(AlocasiaSarian)的实物后,打消了我对萨利安的念头,因为它的植株较斑马更大,而且需要更多的阳光,据说,缺乏阳光会倒伏。所以,在两者之间,选了斑马海芋。
种了有大半年了,感觉斑马海芋(Alocasiazebrina)还中规中矩吧,说不上哪里更出彩,但是总体上还行,能适应没有直射光的环境,当然,生长到现在,植株其实也不小了,目前株高在70厘米左右。如果非要和萨利安海芋比较,那就是叶片不如萨利安美观,叶脉色彩不明显。
在种植绿天鹅绒海芋和斑马海芋之前,我仅种过几种彩叶芋,就如同上图的这些。但是它们在漫长潮湿的深圳夏季表现并不乐观。长时间阴雨缺乏阳光,彩色就会退掉,新长出来的叶片是绿色的,而且还会在台风来临前的下沉气流天气中烂叶,最后只好放弃。反观绿天鹅绒海芋和斑马海芋,在今年炎热天数创下历史同期最多纪录的夏天,生长良好,表现优异。
说起海芋属植物,在深圳最常见的当属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了。这种叶片宽大像扇子的植物,从小区绿化带到公园,再到山野,几乎随处可见。
这是去年秋天在一条溪谷拍摄到的野生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生境为南亚热带沟谷雨林,终年潮湿温暖,顶层阔叶树空出的间隙,为了获得更多阳光,株高超过2米的海芋将巨大的叶片伸向天空,周围藤蔓交织,脚下流水淙淙,让人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把植物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远山视界拍花不易,谢谢您的支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yuf.com/hyzz/9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