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亚·欧姬芙出生于20世纪末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小镇,在家里的7个子女中排行第二。幼年时的欧姬芙便展现了杰出的艺术才华,在校学习期间就因画作而常常获奖。于是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我10岁就已经决定当艺术家了”。
她生性宁静,喜爱独处,威斯康星州优美的自然风光伴随着欧姬芙度过了她的童年。她说:“如果画只是拷贝自然,永远也不比自然美丽,那还有什么可画的呢?”
14岁时,欧姬芙全家迁到维吉尼亚州,在这里攻读了维吉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系。在维吉尼亚大学时,老师阿隆·贝蒙介绍当时教育家阿瑟·卫斯礼·道的理念:艺术家应善用线、色彩、面与形来诠释自己的理解和感觉。欧姬芙强烈地被吸引,并开始尝试将自己的风格融入其中。
年11月,美国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OKeefe)的作品《曼陀罗/白花1号》,以万美元的拍卖价成为拍卖场上有史以来卖出的最贵女性画作,破天荒的,女性艺术家作品的拍卖战绩和男性艺术家的战平。
《曼陀罗/白花1号》
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TottoOKeeffe,年11月15日一年3月6日),是一位美国艺术家,被列为20世纪的艺术大师之一。欧姬芙的绘画作品已经成为年代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她以半抽象半写实的手法闻名,其主题相当具有特色,多为花朵微观、岩石肌理变化,海螺、动物骨头、荒凉的美国内陆景观为主。她的作品中常充满著同色调的细微变化,组成具有韵律感的构图,某些时候欧姬芙画中的物品外轮廓,让观者感到此物品的轻脆感。她利用画笔创造了,一个无畏的、坦率的自我审视的态度,代表了一名完全来自女性,而不同于男性的独特视角。
“我知道我并不希望活在人群之中--它们比任何东西都叫我疲倦。”
她的生活也一如她的画风,朴素得就像修道院里的修女。她总是穿着一身黑衣,不爱看书,从不化妆,唯一的首饰是雕刻家亚历山大·卡尔德为她设计的一枚铜质胸针,以她的姓氏缩写“OK”为造型。
甚至拒绝与毕加索见面,但这些都不足以妨碍她,成为美国现代艺术的代表。
她越是喜欢隐藏,世人就越是爱上她的神秘,直到成为了传奇。
美国二十世纪的现代艺术史,乔治亚·欧姬芙是光耀其中的一朵婴粟。她的耀眼在于她既是美丽的女人,又有美丽的才华,且老而弥坚。
“有一位名叫乔治亚·欧姬芙的女士,她栖居荒漠,画出花瓣、骨骼和树皮。她指引我们,于细微之处领略磅礴之美:坚若磐石,柔若羽毛。”奥巴马在给自己女儿的信中如是写到。乔治亚·欧姬芙被列为20世纪的艺术大师之一,她的绘画作品已经成为年代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
她九十八年漫长的一生,是一段引人入胜的传奇。在她人生的最后阶段,欧姬芙依然保持着她颇具个人特色的探究欲,只是变得愈加抽象,而且,终其一生,在所有的时刻,她从未放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的立场:
“我生来胆小,但我从来不因为我的胆小而不做我想要做的事情....别人的视角永远不如你自己的好,因为这是你与生俱来,且最终就是你的全部;失去了它,你就失去了自己,以及其他所有。”
欧姬芙终身保持了对自己感受的忠诚,而这一点,也是她一切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的最根性的来源。
▼年作品《蓝色和绿色的音乐》(BlueandGreenMusic)。
▼年作品《灰色、黑色、蓝色和黄色线条》(Graylinewithblack,blue,andyellow)。
▼年作品《明亮的鸢尾花》(LightIris)。
▼年作品《黑色鸢尾花》(BlackirisIII),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年作品《两只粉红色的浪漫海芋》(TwoCallaLilliesonPink)。
▼年作品《东方罂粟花》(OrientalPoppies)。
▼年作品《带布玫瑰的牛骷髅》(CowsSkullwithCalicoRoses),现藏于美国芝加哥艺术中心。
▼年作品《公羊头、白蜀葵和小山》(RamsHeadWhiteHollyhockandLittleHills),现藏于布鲁克林博物馆。
▼年作品《红色山岗和白云》(redhillswithpedernalwhiteclouds)。
▼年作品《曼陀罗草》(JimsonWeed)。
▼年作品《鹿头骨》(DeersSkullwithPedernal)。
▼年,欧姬芙还在另一处住所幽灵牧场(GhostRanch)画了几幅画,其中包括有《我的后院》(MyBackyard)。
一花一世界出自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正如她本人说的那样:“当你仔细注视紧握在手里的花时,在那一瞬间,那朵花便成为你的世界。我想把那个世界传递给别人。大城市的人多半行色匆匆,没有时间停下来看一朵花,我要逼他们看,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她说?就因为没人真正仔仔细细地看过一朵花,所以才要把花画得大一点,美到让人们能够多花一点时间去注视她们。
于是在玫瑰、曼陀罗、山茶花、罂粟之间,她变成一只采蜜的蜂。把身体藏在其间,去窥视她们的身体。她让大脑休息,只派眼睛工作,把静谧生长的花苞画在纸上,不让色彩和形状受限于大自然的外在形式,花瓣大得似乎可以遮天蔽日。
乔治亚·欧姬芙的巨大的成功源于她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为此要舍弃什么。她执着、坚定,永远不会被任何观念和潮流所淹没。在纽约期间,欧姬芙,创作了最著名的花卉系列,这些画作在年展出时,将欧姬芙推到绘画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也奠定了她作为,年代美国代表性画家的地位。
她那些经典的画作,被放大的花朵硕大无比,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广袤的感觉,仿佛观众都如昆虫一般渺小。
对此欧姬芙本人总说:“别人怎么想是别人的事,我画我的画,我画我的花,那些想法只是反映了,看画者的思想。”“若将一朵花拿在手里,认真地看着它,你会发现,片刻间,整个世界完全属于你。”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欧姬芙笔下的花们从来不含苞欲放,故作姿态,而是在静默中全然地绽放。她简单而大胆的构图,往往比一般描述详细的画作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其不同颜色的花的细部显得精妙流畅,收放自如,尤其是红色和黄色的互补显得热烈而富有生机。
它们被欧姬芙细腻,而仔细地呈现在画布上,她把花朵放大到特写的地步,使你不得不仔细端详它们,而非只是简单地欣赏,从而去发现你从来不曾,注意的细节和奥妙之处。
对她影响最大的美国前卫艺术先驱斯蒂格里茨,即使后来成为她的丈夫,也未能真正改变她的心灵之旅,她的艺术始终是按自己的逻辑发展。她总是对艺术和生活有着勇敢态度,就像一朵肆意生长的花,在近百年的人生中,随心所欲地生活。
年欧姬芙正式移居到新墨西哥州Abiquiu,开始了在荒漠里独居作画的生活,并在这里度过了余生。
在荒凉的西部群山间,一切都是未经雕琢的原始气味。广阔多彩的原野大地激发了她无尽的创作欲望,于是她决定开启人生新的篇章。她在这里过着一种简单而随性的生活,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便会来到沙漠,面对着如画的风景创作。她的许多最著名的画作都是诞生于那里。
除了创作外,生活方式也非常健康,喜欢思考食物,艺术和自然的关系,每天都会细心烹饪美味的佳肴。
她平日的着装也和她的画一样,简练深沉。她偏爱西装和宽松大衣,常佩戴礼帽和穿着舒适的平底鞋。她也把新墨西哥州美丽的风景“穿”在了身上,开始采用粉色、蓝色与黄色,大量使用丝绸、棉布和羊毛等自然面料,还加入了西部元素,比如格子衬衫、裹身裙、牛仔布与牛仔帽。
高冷独具慧眼的她还发掘了草间弥生。在日本,她被当地的日式和服吸引,于是大量购入,并千里迢迢带回了新墨西哥州。
这些和服以深色为主,宽松随性,质地轻薄,袖子较短,因此非常适合日常与作画穿着。据说,每天清晨起床后,Georgia便会穿上和服在窗边阅读。年,布鲁克林博物馆举办了展览GeorgiaO’Keeffe:LivingModern,展出了GeorgiaO’Keeffe的作品和衣物。她特立独行的个人风格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和对着装的灵感。她的服装被搬进了博物馆,成为了后人的灵感来源,设计师的缪斯。
著名设计师CalvinKlein是她的忠实追随者,不但在卧室里挂上她的画,还在年来到她新墨西哥州的家,为自己的男装系列拍摄广告。
受到欧姬芙的启发,Dior在年的春季系列中加入了宽檐帽、极简线条与黑白色等设计元素,并在迷人的西部沙漠中举办了一场贴近大自然的走秀。
乔治亚·欧姬芙从不认为自己是时尚偶像,也并没有追赶流行,只是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东西,取悦和表达自我。她不仅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瑰宝,她的生活方式本身也是美学的极致表现。
作者备注:图片资料来自网络,侵必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